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经贸方向)自2000年成立以来,依托学校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优势,构建了“外语+经贸”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注重语言技能与经贸知识的深度融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以及国际化路径拓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
一、课程体系:夯实语言基础与经贸素养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模块,核心课程涵盖:
- 语言技能类:如商务英语、英语听力、英文写作、英汉翻译等,强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
- 经贸实务类: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市场营销(双语)、会计学等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授课,提升跨学科应用能力;
- 文化拓展类:包括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融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对照文本,增强文化自信与思政育人效果。
课程学分设置兼顾深度与广度,外语学院学生每学期理论课程学分上限为29学分,并设置10学分通识选修课,鼓励学生拓展知识边界。
二、能力培养:以赛促学与国际化路径
专业构建了“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体系:
- 第一课堂:通过英语演讲与辩论、商务应用文写作等实训课程强化实战技能;
- 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商务英语知识竞赛、“外研社·国才杯”等赛事,近五年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60余项;
- 第三课堂:依托实习基地和校友资源开展产教融合,推荐学生赴外企、银行等实习。
国际化培养方面,通过外教授课、海外高校合作(如英、美、澳院校)以及第二外语零起点教学(日语/韩语),近五年20%毕业生赴海外深造,专业课程国际化覆盖率达80%。
三、考核评价:专业认证与能力认证并重
学生需通过多重语言能力认证:
- 英语专四/专八:分别于第四学期和第八学期考核,采用听写、阅读、写作等模块化评分,80分以上获“优秀”等级证书;
- 大学英语四六级:侧重社会热点翻译和学术写作,425分以上可报考六级;
- 商务英语证书:如BEC,作为就业竞争力补充。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并通过问卷星调研动态优化教学方案。
四、就业前景: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90%以上,主要去向包括:
- 海外深造:如伦敦大学学院、悉尼大学等;
- 国内升学:推免或考研至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 就业领域:外事部门、海关、跨国企业(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部分毕业生通过选调生计划服务基层。
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在商务谈判、跨境业务管理等领域展现突出优势,职业素养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获广泛认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