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重点支持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六盘水师范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以培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结合新工科建设方向,形成了“学科交叉+实践创新”的特色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到科研平台,专业建设紧密围绕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分选加工技术展开,着力解决绿色矿山和可持续发展等产业需求。
在专业定位与学科优势方面,矿物加工工程被列为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支持学科,并于2020年成为校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作为贵州省唯一的矿业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依托贵州省矿物加工及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等平台,聚焦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研发。其学科建设对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贵州省煤炭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为支撑,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应用导向,构建了“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的双轨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
- 矿物工程与选矿学,覆盖矿物分选原理与工艺设计
- 选矿厂设计与矿物加工机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培养复合型管理素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理化基础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选矿加工试验研究法等课程建立理论验证体系,形成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设计的完整知识链。
实践教学资源方面,专业拥有稳定的实习基地群和省级科研实验平台。学生可接触:
- 矿物分选工艺流程仿真系统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试装置
- 智能化选矿设备操作平台通过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三级实践体系,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六盘水市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使80%以上毕业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技术攻关需求。
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领域,专业依托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形成三个特色方向:
- 煤炭分选与提质技术
-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 矿物材料深加工近五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在低品位矿产生物冶金技术和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六盘水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就业与发展前景显示,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西南地区矿业企业和环保科技公司,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60%进入生产一线担任工艺工程师
- 25%从事技术研发与设备改造
- 15%进入政府部门从事矿产监管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盘江精煤股份等企业建立定向输送通道,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