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以工学学士学位为依托,构建了涵盖传统规划理论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教学理念,融合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环境景观三大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模式紧密对接行业前沿,形成了"理论奠基+技术赋能+实践深化"的特色路径。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与智慧城市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多维度协调能力。核心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级:
- 基础理论层: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为核心,构建对城乡发展规律的认知框架;
- 技术应用层:引入GIS空间规划、BIM与VR、设计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课程,强化空间数据分析与虚拟仿真能力;
- 综合实践层:通过城市详细规划、乡村规划、城市设计等实操课程,培养方案编制与项目统筹能力。
实践教学创新体现在"一式五融两团"教学法的深度应用。雅和人居工程学院打造的行业认知工作坊采用乐高模型搭建,帮助新生建立工程全流程认知;VR行为心理分析实验室与Mars三维系统则实现规划方案的可视化验证。其进阶培养路径分为四步:
- 认知启蒙:通过微缩景观建造、砖构造工艺体验等实体操作建立空间感知;
- 数字转化:运用UE4引擎开展虚拟城市设计,完成传统技能向数字化工具的过渡;
- 跨学科融合:在智慧设计方向中整合建筑学、测绘地理信息、生态规划等多专业资源;
- 产教协同:与清华同衡设计院、广联达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参与真实项目全周期运作。
就业方向上呈现"四位一体"格局:34%毕业生进入设计咨询机构从事人工智能规划设计,28%服务于自然资源部门承担国土空间管理,22%投身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领域,另有16%选择攻读GIS、大数据、生态规划等方向研究生。该专业特别注重自贸港特色培养,在课程中增设热带滨海城市生态规划模块,并依托海南省生态空间研究院开展红树林保护等在地性研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