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商学院自2020年成立以来,通过整合校本部经济与管理学科优势,着力打造以经济学为核心的国际化学科体系。作为首批设置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经济学专业依托"四专六实一中心两平台"建设框架,形成了融合数字经济与地方产业特色的培养路径。截至2023年,该专业在校生规模已达1293人,占商学院总学生数的42%,其发展态势凸显校区对经济学科的战略布局。
在师资配置方面,经济学专业构建了国际化教学研究团队,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达41%,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56%,海外留学背景教师比例突破53%。这种师资结构不仅体现在梅德祥教授等学者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更反映在农汇福博士团队在数字经济领域连续发表5篇SSCI论文的突破性成就。学院通过"济航学术讲堂"等平台,强化青年教师与海归学者的学术互动,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科研梯队。
课程体系设计呈现三大特色:
- 基础理论模块:涵盖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核心课程,配套财务资源与会计信息化实验室进行仿真教学
- 数字经济模块:依托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开展数字孪生技术实践,设置区块链金融等前沿课程
- 产教融合模块:通过海陵数字旅游创新实践基地对接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实体项目,实施案例教学
科研创新体系采用"双轮驱动"模式:
- 理论创新维度:以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为平台,聚焦供应链金融、数字旅游等研究方向,2024年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8项
- 实践转化维度:与阳江长江集团共建金融服务创新基地,将零售商风险态度模型等理论成果应用于海产品数字交易平台建设
实践教学网络构建了"三层次递进"培养路径:
- 基础技能层:在百瑞斯塔咖啡实验室进行商业场景模拟
- 专业应用层:通过深圳希尔顿酒店等校企合作基地开展生产实习
- 创新拓展层:依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项目,2024年学生团队在"科云杯"全国财会大赛斩获2项二等奖
该专业持续深化"双轨制"发展策略:一方面强化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院校的学术合作,另一方面紧密对接阳江"融湾计划",在海洋经济统计、旅游金融衍生品开发等领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随着省级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综合实验示范中心的立项,经济学专业正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经济学科高地稳步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