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缘优势,构建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文化旅游管理交叉学科学术硕士点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形成从本科到硕士的完整培养层次。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与东盟国家接轨的实践平台、民族文化赋能的教学模式,以及覆盖旅游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与培养层次
专业依托旅游规划与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研究中心两大科研平台,形成三大培养方向:
- 旅游+文化:聚焦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开设壮族非遗文化馆等特色实验室
- 旅游+教育:打造研学旅行方向,与30余家景区建立实训基地
- 旅游+信息产业:建设旅游大数据分析实训中心,开发智慧旅游管理课程
培养层次涵盖本科、专升本、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其中MTA专业设置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等4个研究方向,采用"校内导师+行业导师"双元指导模式。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实施"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 理论教学:核心课程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战略等11门必修课
- 实验教学:建有14个专业实验室,涵盖中西餐饮、茶艺咖啡、民航模拟舱等场景化设施
- 见习实训:与开元森泊度假区、万豪酒店等企业建立双通道实习机制
- 创新创业:通过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赛事培育实践能力,近三年学生竞赛获奖率提升40%
特别设置粤语+英语双语言课程体系,强化服务东盟旅游市场的外语能力。
师资力量与行业对接
专业组建了"双师型+国际化"教学团队:
-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0.5%,含美国饭店协会认证导师等行业资质
- 行业导师包括旅游规划专家、航空公司前乘务长等实战型人才
- 实施"三全育人"机制,建设两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与北京广慧金通共建航空服务专业,引入民航服务形象技能大赛等产教融合项目,2022年校企合作案例入选国家级双百计划。
就业前景与区域服务
专业毕业生呈现"双高"特征:
-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0%,培养质量满意度达92%
- 职教师资方向毕业生可获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
- 职业发展覆盖旅游全产业链,包括:
- 政府部门:文旅厅、水利风景区管理等岗位
- 企业机构:旅游大数据分析师、研学课程设计师等新兴职位
- 教育领域: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占比达35%
立足中国-东盟自贸区,专业开设跨境旅游模块课程,毕业生在边境口岸城市就业率同比提升25%。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