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正是瞄准这一社会需求,通过系统性教学与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老年健康服务、康复保健、机构运营管理等复合型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自2019年设立以来,已形成独特的培养体系,并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位列第17名、福建省第一。其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政策导向的精准对接,更展现在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的深度结合。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银发经济政策为指导,构建了涵盖健康评估、医疗辅助、康乐活动策划等多维度的课程框架。核心课程包括《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老年人康复保健技术》等,强调“医养结合”理念,将医学基础课程与养老服务技能深度融合。例如,《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通过模拟老年人生理限制的体验装置,帮助学生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这种“理论+场景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老年病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灵活运用心理慰藉和社会支持技巧。
实践平台与校企合作
专业依托护理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拥有600平方米的专项实训空间,包含老年人长期照护、智慧居家养老等7类实训室,并共享校内医学康复、营养膳食等跨学科资源。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泰康之家、福建中和医养护联等11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推出“2+1定制式人才培养”和产业学院试点项目。例如,学生在大二阶段进入养老机构进行两周教学见习,参与社区孤寡老人探访、康复训练等一线工作,提前积累老年能力评估师和健康管理师等岗位的实战经验。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可从事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社区健康服务、老年产品开发等多元化岗位,近三年就业率达99%以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覆盖老年照护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健康管理师等9类资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毕业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通道,入职半年即晋升为管理人员。例如,00后学生蔡俊渠在泰康之家鹭园负责护理师培训与团队管理,展现出专业培养对职业成长的加速作用。
社会价值与行业前景
在“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下,该专业通过“青春养老人”计划破解行业人才年龄断层问题。其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应对传统养老服务的照护需求,也能适应智慧养老、康养旅居等新兴业态。随着福建省中和康养照护产业学院等省级试点项目落地,专业正探索“数字化健康管理”与“适老化改造”等前沿方向,为银发经济注入创新活力。可以预见,这类兼具医学底蕴与管理思维的毕业生,将成为推动养老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