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作为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依托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鲜明的数字化与资源行业特色。该专业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注重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通过实验室建设与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从课程设置到职业发展路径,专业构建了覆盖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数字化经济时代需求,强调数据驱动决策能力与领导力的双重提升。通过HR数据分析决策与竞争对抗平台、VR大数据测评平台等实验室建设,学生可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绩效薪酬等全流程管理技能。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具备解决组织在人力资源选拔、培养、激励和保留中的实际问题能力,这与2024年诺亚人力集团校企合作中提出的"实践促就业"理念形成呼应。
课程体系采用"5+2+X"结构,核心课程覆盖三大知识模块:
- 管理基础模块: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
- 专业核心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学、岗位研究、薪酬管理、绩效管理
- 数字化拓展模块: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决策特色课程如劳动法学与领导科学与艺术,强化法律意识与领导力培养。2023年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人力资源测评年会,将人才评价标准设计、科技人才开发等前沿议题融入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四级进阶"培养路径:
- 专业认识实习(认知企业HR运作)
- 素质测评实训(运用VR技术进行人才评估)
- 数据决策对抗实训(基于真实企业案例)
- 毕业实习(在政府机关或上市公司完成岗位实践)通过校企共建的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可参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设计、管理数据分析等真实项目。2024年与诺亚人力集团签约后,更引入行业导师制,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等课程授课。
就业与深造呈现多元化特征。近三年数据显示,约35%毕业生进入地质勘查、能源矿产等资源行业,担任劳动关系协调师、薪酬绩效专员等岗位;40%服务于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与科技企业,从事数字化HRBP工作。深造方向除传统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成为新热点,2023年有12%毕业生进入QS前100高校攻读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方向研究生。
专业建设依托河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工商管理),拥有教授30人、副教授49人的师资团队,其中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专家占比达5.4%。通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勘一线紧缺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岗位研究》《劳动经济学》等课程教学案例。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能同步掌握矿产行业特殊人才管理方法,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