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塔城地区唯一公办高职院校,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依托"院包系"援疆模式和校企共建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辽宁沈阳工程学院合作共建,重点聚焦"智慧综合能源供热技术"等前沿领域,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和智能化实训平台,培养具备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二次回路设计和变电站运维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紧密衔接国家职业标准,教学资源覆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场景,为新疆及"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输送了大量电力行业生力军。
专业定位与培养路径
该专业以"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工程技术知识"为核心目标,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路径。通过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等基础课程夯实专业根基,结合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核心技能训练,形成从系统分析到设备运维的完整能力链条。培养过程中注重融入数字化技术与智能电网元素,例如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课程中引入新能源并网保护技术,使教学紧跟行业技术迭代步伐。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项目化"设计,主干课程包括:
- 继电保护配置与应用(含线路/变压器/发电机保护整定)
- 二次回路设计与安装调试(涵盖电源回路、控制回路等核心模块)
- 电力系统分析(短路电流计算与稳定性研究)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与设备联调)
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改革,例如在《元件保护运维与检验》课程中,学生需完成:
- 变压器差动保护参数设定
- 断路器失灵保护逻辑验证
- 智能终端设备通信测试
这种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继电保护工程实践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平台与产教融合
学院投资建设了覆盖电力全场景的实训体系:
- 智能化变电站仿真实训室:配置微机保护测试仪、故障录波器等设备
- 新能源场站运维平台:模拟光伏/风电并网保护场景
- 虚拟仿真中心:支持110kV线路保护整定计算演练
通过"引企入教"机制,与国网新疆电力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施"1+X"证书制度(如继电保护检修职业技能认证)。特别在援疆项目支持下,辽宁高职院校每年派驻专家开展继电保护系统与通信等专题实训,确保技术标准与东部发达地区同步。
就业导向与区域服务
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从事保护装置研发测试(如南瑞继保、许继电气)
- 发电与电网企业:承担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覆盖新疆9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
-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负责新能源场站继保系统调试
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在巴克图口岸经济带就业率达63%,参与中哈跨境电力联网等"一带一路"项目占比27%。专业还承担着塔城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智能电网建设任务,其研发的电力系统故障快速隔离技术已应用于试验区增量配电网改造。
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
该专业立足新疆能源战略地位,形成三大特色:
- 边疆电力安全屏障:针对多民族聚居区电网特点,开发多语言继保操作指南
- 跨境电力互联:依托区位优势深化中亚国家电力标准研究
- 新能源转型支撑:建设"风光储继电保护技术实验室"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专业将重点拓展新能源场站宽频保护、柔直电网故障分析等方向,计划未来三年内建成自治区级电力继保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为新疆建设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提供人才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