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依托机械工程省一级学科及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该专业自1994年招生以来,已培养毕业生700余人,通过整合机械、电子、控制三大领域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了覆盖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于为机电行业输送具有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在建筑装备智能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构建了以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为基础,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PLC/PAC编程与应用为核心的应用型知识框架。其中,控制工程基础和机电系统仿真等课程强化了学生对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则打通了机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的衔接路径。值得关注的是,课程设置强调与国家级科研平台联动,例如通过“高档石材数控加工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项目的深度融合。
专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上。依托“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辽宁省异形石材数控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生可参与建筑机械智能化升级、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系统研发等前沿课题。例如,在陶瓷球加工工艺领域取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在学习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时,能接触国际领先的工程陶瓷零件加工技术。此外,学院与中国建科院建筑机械化分院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为机电系统仿真、工程装备结构分析提供了高精度实验环境。
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是专业发展的另一大支柱。机械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6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项目1项,在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科研优势反哺教学,例如将大型施工装备原理创新研究成果纳入毕业设计选题,使学生能够参与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等实际工程项目开发。
就业方向与行业影响力方面,毕业生可进入建筑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从事机电系统设计、智能装备研发或技术管理工作。专业与辽宁省机械装备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现代建筑工程装备”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输送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6项,创造经济效益超2.7亿元。这种“校地校企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更使专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