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开设于2004年,现为校级重点专业及“互联网+”特色专业,拥有15名专任教师团队,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达40%,并配备14名校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四年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劳动法等核心知识体系,同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国际化合作项目,强化职业竞争力,近年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和就业对口率均位居学校前列。
课程体系:夯实理论基础与技能模块
专业课程设置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学科基础,构建了“理论+实务”的双维框架。核心课程包括:
- 人力资源管理(含规划、招聘、培训、绩效与薪酬模块)
- 组织行为学与劳动经济学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及劳动法
- 配套工具性课程如统计学、会计学和人才测评
这些课程通过递进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从基础理论到实务操作的知识链条。例如,绩效管理课程结合案例分析,教授KPI设计方法;招聘与录用课程引入模拟面试和人才测评工具实操。
实践教学:校企协同与场景化训练
专业强调“应用型”培养导向,通过三类实践场景提升学生能力:
- 校内创新平台:设立“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创客空间和人力资源工作室,开展项目制学习。
- 校外实训基地:与珠海市香洲人力资源中心、大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提供真实岗位实习机会。
- 技能竞赛与认证:组织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支持考取人力资源师资格证书。
这种“课堂-实验室-企业”的三维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招聘需求分析、薪酬体系设计等实际工作。
培养特色:国际化与个性化发展并行
专业建设突出三大差异化优势:
- 科研促教机制: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省级信息化教学奖项,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
- 中法双学位项目:与法国克莱蒙商学院合作开设国际班,引入欧洲人力资源管理标准课程。
- 学历提升通道:支持学生通过自考本科、专插本考试衔接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此外,专业开设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拓展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职业前景:立足湾区辐射多元领域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机械制造、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行业,典型岗位包括:
- 企业端:人力资源经理、招聘/培训/薪酬专员
- 政府机构:劳动监察、社会保障服务岗位
- 新兴领域: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师、数字化员工关系管理师
近五年就业数据显示,超70%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实现专业对口就业,部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同时,约15%的毕业生选择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持续提升专业深度。
该专业通过“理论奠基—技能强化—实践验证”的培养闭环,塑造了既懂劳动法合规管理、又能运用大数据工具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新型人才。其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校企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