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自195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我国测绘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不仅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还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并在2020年中国科教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其深厚的历史积淀、雄厚的学科实力和突出的实践导向,使其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测绘教育的标杆。
学科实力与资源优势
测绘工程专业依托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科排名全国前列,是我国拥有测绘一级学科博士点的17所高校之一。实验设备总值超过8000万元,配备ZXMSTMS1.0全真模拟数字摄影系统、大疆精灵4 PRO无人机等先进仪器,并与企业共建46个实习基地。师资团队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形成以徐爱功、葛茂荣等专家为核心的学术梯队。
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特色
该专业以应用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涵盖测绘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GNSS原理与应用等,注重现代测绘工具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比例超过50%,并在全国测绘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特等奖等多项荣誉。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7%,考研率32.9%,大量学生进入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顶尖院校深造。
科研创新与行业贡献
科研团队在北斗卫星定位、高精度三维建模等领域取得突破,承担嫦娥三号/四号导航定位、火星探测器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达20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16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其成果在智慧矿山、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
国际化与专业认证
专业通过《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认证,并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大学建立长期联合培养机制,推动师生国际交流。课程体系设置本科课程国际化试点,引入海外专家授课,强化学生的全球视野。这种国际化路径不仅提升了学术竞争力,也为毕业生进入跨国企业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奠定基础。
就业前景与行业适配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土资源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局及中铁、中交等大型企业,覆盖智慧城市、灾害预防、国防建设等领域。由于专业实践性强,男性毕业生在外业测量岗位需求旺盛,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遥感数据处理等方向则为多元化就业提供可能。行业反馈显示,学生以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