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需求,以外语艺术教育积淀为基础,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康养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22年秋季招生以来,学生规模从188人快速扩展至2024年超350人,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规模领先的标杆。依托全国智慧健康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广东省“南粤家政”示范性产业学院等平台,学院通过政校企协同、课程改革、实践创新等路径,探索出一条服务老龄化社会的职业教育新路径。
一、专业特色:实践导向的复合型培养模式
该专业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例如,通过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小组、老年康体技能竞赛等实践项目,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活动策划等技能。课程设计强调产业需求对接,如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养老机构智慧运营与管理等课程直接对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机构运营管理等岗位群。此外,学生在全国“福祉杯”失智照护服务方案策划竞赛、省级健康养老照护赛项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印证了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能力。
二、课程体系:多维度覆盖康养产业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 核心能力课程:包括老年综合能力评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培养学生基础服务能力;
- 智慧技术应用课程:如养老机构智慧运营,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 职业认证课程:对接老年照护(中级)、失智老年照护(中级)等职业技能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证融通。同时,学院联合企业开发适老化产品设计方向,新增“适老产品设计与营销”特色课程,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
三、产教融合:校企协同驱动产业升级
学院与华邦美好家园、广州越秀集团等15家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构建了“双主体”育人机制。典型案例包括:
- 实践基地共建:在中匠福公司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参与适老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 联合标准制定:与广东老龄产业研究院合作开展养老服务技术标准研究,推动行业规范化;
- 社会服务拓展:组织学生为社区长者举办“银龄共悦”生日会,通过非遗漆扇制作、健康咨询等活动深化服务能力。
四、师资团队:跨界融合的“双师型”力量
专业教师团队中87%为“双师型”教师,涵盖社会工作师、失智照护考评员等多元资质。领军人物杨根来教授作为民政部培训中心社会学专家,主导制定养老行业国家标准,并将“为老服务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学。此外,企业高管担任产业导师,如中匠福董事长李志业受聘为客座教授,将适老化家具设计、智慧养老产品开发等产业经验带入课堂。
五、社会影响:服务湾区老龄化的创新实践
专业建设紧密呼应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政策,通过老年大学旗舰校区等项目实现“青银互动”。例如,学生参与广报老年大学课程运营,在书法、茶艺等教学中观察长者需求,反哺适老化产品设计。此外,学院承办“三老”大讲堂,邀请行业专家解读养老政策,激发学生职业使命感。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专业影响力,也为区域养老产业输送了兼具人文关怀与技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