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领域,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构建了独特的"育护养管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紧跟《"十四五"规划》中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扩容的政策导向,通过"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和智能化实训平台,致力于培养适应托育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强调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卫生保健核心技能,培养具备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施、机构运营管理等六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中设置婴幼儿回应性照料、伤害预防与处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步融入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启蒙等拓展模块,形成覆盖0-3岁婴幼儿全周期发展的知识架构。
专业采用"三线并进"课程体系,将托育服务能力培养分解为三大路径:
- 婴幼儿照护线:通过母婴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等场景,强化生活照料与疾病预防能力
- 早期教育线:在感统训练室、智慧托育综合实训室开展游戏设计与潜能开发训练
- 健康管理线:结合营养膳食实训和体适能训练设备,培养科学喂养与健康评估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特色:一是投入2100万元建成西部领先的"医学+科技"实训中心,包含12大护理模块和8项托育场景;二是与50余家机构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三甲医院儿科、示范性托育机构等;三是推行"1+X多证制",将幼儿照护中级证书、育婴师等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实现毕业生持证上岗率超95%。
就业布局紧扣"医教融合"产业趋势,形成两大职业发展通道。在托育服务方向,毕业生可担任早教师(平均起薪4500元)、托育机构主管等岗位;在健康管理领域,面向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输送健康照护师等技术人才。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2%,岗位集中在重庆主城及万州医疗集群,部分优秀学员通过跨境人才通道进入国际托育机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