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该校的旗舰学科,在行业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依托学校70余年电力教育积淀,形成了以能源电力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在电网系统、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国家电网等重点企业录用率持续领先,成为东北地区电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实力方面,该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入选辽宁省示范专业及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学科体系覆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列为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连续六年入选省级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学院拥有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构建了本硕贯通的培养通道,为学术深造提供平台。
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向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等,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的双重塑造。专业模块设置灵活,涵盖电网运行调控、设备运维检修、智能电网设计等方向,学生可参与微电网技术、变电站仿真等17个实验室的实操训练。校企联合开发的智能电网全数字仿真系统和220kV户外变电站综合实践基地,使教学场景高度还原真实电力生产环境。
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资源丰厚,学院建有辽宁省电网节能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智能微电网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实验设备总值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可通过电工电机实验教学中心完成从基础电路到复杂电力系统的分层训练,参与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课题研究,接触1000MW机组仿真机等前沿技术。近五年,专业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发表EI收录论文16篇,研发成果多次填补国内空白。
在就业方向与行业认可度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五大发电集团年均录用人数占毕业生总数近60%。2023届数据显示,312人进入电网系统,178人入职华能、大唐等央企,部分优秀学生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毕业生同批次被录用。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工作三年后平均薪资突破万元,在辽宁、内蒙古等能源大省的电力系统中,校友资源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将获得三重优势:行业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真实场景的实训机会以及国企直达的就业通道。无论是致力于电力技术革新,还是追求稳定职业发展,这里都能提供扎实的学术根基与实践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