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以"软学科、硬技术、执业性、开放式"为培养理念,构建了贯穿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作为"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课程+实践+创新"三维联动模式,为长三角地区工程建设领域输送了大量掌握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学科竞赛奖项超100人次,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教育特色。
在培养目标设定上,专业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聚焦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其核心能力框架包含四个维度:掌握工程制图、施工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精通工程经济分析与项目管理等管理技能,熟悉建设法规等法律知识,以及运用BIM技术、工程造价软件等数字化工具的实践能力。这种"技术+管理+法律+信息化"的能力矩阵,使毕业生能胜任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工作。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夯实+专业深化+实践强化"的递进式结构:
- 技术基础模块:包含工程制图、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等硬核课程,强化空间建模与施工技术理解
- 管理核心模块:设置工程经济学、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构建成本控制与项目管理能力
- 法律规范模块:通过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培养合规意识
- 数字化应用模块:开设BIM技术与应用、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前沿课程,对接行业数字化转型
专业建设通过"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与产学协同平台实现特色突破。教学团队包含省级"青蓝工程"优秀团队,近三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的工程管理综合实验室集成虚拟仿真与实体操作功能,可开展从工程计量到项目管理的全流程模拟。与江苏省建科监理等20余家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包含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阶梯式实践体系,学生在大三即可参与真实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文件编制与施工组织设计。
在执业能力培养方面,专业对标注册工程师考试大纲重构教学内容,施工技术课程细分为12个能力模块,涵盖土方工程、钢结构施工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需完成包含施工方案编制、工程计量计价、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的综合性课题,这种"真题真做"的训练模式使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将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等产业新技术纳入选修模块,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变革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