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扎根湖湘大地二十余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自1999年创立以来,历经四年制向五年制的学制变革,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更参与共建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依托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构建的"大设计"学科平台,专业深度融合建筑学、风景园林、地理科学等多学科优势,构建起"基础平台支撑、轴翼并驾齐飞"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复合型规划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专业定位上,强调"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办学思路。课程设置突显三大特色:其一,核心课程群涵盖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等主干课程,形成以设计课程为轴线的知识架构;其二,引入GIS应用、数字城市规划等前沿技术课程,构建智慧规划技术支撑体系;其三,设置村镇规划与设计、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等特色课程,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这种课程体系既保持传统规划学科的系统性,又融入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五位一体"创新模式。通过课程-项目-竞赛-服务-活动的有机联动,将国家级乡村振兴设计竞赛、校地共建实践基地等纳入培养环节。如2024年开展的杏花村规划项目中,学生运用SPSS数据分析和CAD制图技术完成从调研到方案设计的全流程实践,这种真实项目驱动模式使教学成果直接服务地方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在2025年湖南省首届乡村振兴设计竞赛中斩获10项大奖,印证了实践教学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结构优化。现有专任教师20人中,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占比35%,博士学历教师达60%,形成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并重的教学团队。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南县人民政府乡村振兴规划等横向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真题真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等前沿领域,培养解决复杂规划问题的能力。
在就业导向上构建起多元发展通道。毕业生主要流向规划设计院所(占比45%)、政府管理部门(30%)、房地产开发企业(15%)三大领域,近年平均考研率达23%。专业特别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中大量采用湖南地域案例,如将齐白石故居保护纳入文化传承专题,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建设的专业认同。这种定向培养策略使毕业生在湖南省城乡规划系统内形成显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