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于2023年新增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依托智能车辆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行业认证融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教育支持。其核心优势体现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资源及就业渠道等方面,成为重庆市重点发展的新兴技术专业之一。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通过系统学习虚拟现实引擎开发、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全景影像处理等核心课程,学生能够掌握VR/AR项目的设计、开发与调试全流程。例如,课程体系包含程序设计基础、虚拟现实技术概论、Unreal引擎开发等模块,同时融入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增强职业竞争力。
核心课程设计兼顾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主要课程包括:
- 虚拟现实引擎开发(Unity3D与Unreal引擎)
- 增强现实交互技术(Unity AR应用开发)
- 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Maya/3ds Max)
- 全景视频拍摄及处理
- 软硬件系统搭建与维护
这些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展开,例如在虚拟现实综合项目实训中,学生需完成从VR场景设计到代码实现的完整开发流程,代码量要求达到1.5万-2万行,强化工程化思维。
师资方面,学院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72%的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行业从业经验。团队拥有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引入重庆虚拟实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猪八戒网络公司等企业的真实项目。例如,教师团队曾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传媒艺术作品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体现了教学与产业应用的深度结合。
实训资源覆盖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基地双重场景。校内建有虚拟现实实训室、3D建模实训室及UI设计实训室,配备VR头显、动作捕捉设备等先进工具;校外与北京康鹤科技、重庆长安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学生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如“巴渝工匠杯”)提升技能水平,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流向VR/AR技术开发、数字内容制作等领域。
在产教融合框架下,学院与携程文旅产业学院、吉利汽车集团等开展定向人才培养,通过访企拓岗行动拓展就业渠道。毕业生可从事虚拟现实项目设计、交互功能开发、全景影像处理等工作,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重庆瀚海睿智大数据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工业仿真等高端项目,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