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作为广东省仅有的两所开设精算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自2011年依托会计学专业培育精算模块人才,至2019年独立设置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风险管理和金融数学为核心,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银行、保险等机构深度合作,近年学生中国准精算师资格通过率显著,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以下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维度解析其培养特色。
在专业定位上,五邑大学精算学聚焦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培养,强调数学建模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专业依托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为基础的知识框架,注重精算软件操作能力培养。通过与中国人寿、前海财经等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基地,学生可参与保险产品设计、证券数据分析等实战项目,近年在慕尼黑再保险精算数学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实践”三级架构,包含四大模块:
- 数理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利息理论
- 精算核心:寿险/非寿险精算、精算模型、风险理论
- 经济管理:微观/宏观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
- 实践创新:数学建模竞赛、金融机构实习、SAS数据分析实训其中精算模型与社保精算课程引入业界真实案例,要求运用R、Python等工具完成保费测算与风险评估。
师资配置采取“双师型”结构,现有专任教师7名(含教授1人、博士3人),同时聘请北美准精算师、中国精算师协会专家等担任兼职教授。教师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J. Differ. Equ.》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形成微分方程与金融风险建模的科研特色。独创的“三导师制”(学业导师、行业导师、竞赛导师)贯穿培养全程,近三年指导学生发表精算领域论文12篇。
就业培养突出行业适配性,毕业生主要流向三类领域:
- 保险机构:从事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中国人寿等)
- 金融机构:银行风控、证券量化分析(广发证券等)
- 政府部门:社保精算、公共政策风险评估2024届毕业生中,23%进入波士顿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15%通过SOA(北美精算师)前五门考试,体现出强劲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潜力。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构建“课程-考证-竞赛”进阶体系,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科目嵌入选修模块;二是推行“企业定制班”,与生命人寿共建精算实务工作坊;三是强化双语教学,专业核心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比例达40%,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数据显示,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学生起薪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8%。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