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首批民办高职院校,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展现出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实践。学校将AI+列为教学改革头号工程,通过系统性师资培训、产教融合模式以及智能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推动职业教育向数字化转型。该专业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强调多模态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了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培养体系。
教学特色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包括机器学习基础、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模块,配套Deepseek、kimi等AI工具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以下能力培养路径:
- 掌握提示词工程(prompt)设计技巧,精准调用AI生成教学方案、课件等资源
- 运用Coze平台开发教育机器人等智能体,完成从需求分析到部署落地的全流程实践
- 参与智能课堂互动工具应用,通过多模态交互提升教学场景的智能化水平
产教融合策略凸显专业优势,学校与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专业团队赋能+真实项目驱动"的培养模式。教师团队在程显毅教授带领下,已开发出学生辅导智能体、成绩分析智能体等教学辅助工具,实现:
- 备课效率提升40%以上
- 教学资源复用率突破60%
- 重复性工作自动化率超过75%
学生发展路径清晰,专业实施"证书+竞赛+创业"三位一体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工信部《AIGC提示工程师》认证,参与省级AI技能大赛,优秀作品将纳入学校青少年智绘AIGC创意平台。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流向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领域,平均起薪较传统计算机专业高出18%。
招生与升学政策灵活,该专业面向浙江等省招生时不设选考科目限制,学费标准为13000元/年。学校提供专转本衔接通道,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发人工智能进阶课程,近三年升本成功率稳定在35%以上。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学校将启用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新增AIGC应用开发等前沿方向。
在未来规划中,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智能化转型,计划三年内实现:
- 100%专业课程融入AI辅助教学
- 建成覆盖全校的AI技术支撑平台
- 培育20个以上校企联合智能体开发项目这种以人工智能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探索,为高职院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