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创办于1985年,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该校办学规模最大的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以培养"懂政策、守制度、熟理论、高技能"的财会人才为目标,依托"业财一体信息化"和"财务机器人"两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该专业通过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适应"大数据、智能化、云财务"需求的新型会计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强调"四强"特质——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创新意识强。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全链条,既包含会计学基础、经济法等传统课程,又设置会计应用软件实训、财务机器人等数字化课程模块。这种"理论+实训"的双轨制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核心技能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ERP系统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无缝衔接。
专业特色集中体现在三大维度:其一,构建"立体化课程模式",通过理论课堂、实习课堂、社会课堂的有机联动,形成"做中学、学中做、学后思"的闭环培养机制。其二,建立个性化实训平台,从基础账务处理到综合业务模拟,设置阶梯式实训项目,例如通过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可完成整套会计业务流程操作。其三,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塑造,将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等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程,使毕业生具备应对复杂业务场景的综合素养。
从就业前景来看,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多元领域,可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等岗位。根据培养方案,学生不仅掌握传统会计技能,还具备财务报表分析、ERP系统操作等数字化能力,能胜任企业成本管控、税务筹划等进阶工作。近年的就业数据显示,约80%的毕业生在基层会计岗位实现快速适应,部分优秀学生通过"精英团队培养计划"进入财务主管等管理岗位。
在教学方法创新上,该专业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例如税务会计课程会引入真实企业的纳税申报案例,管理会计课程则通过模拟企业经营决策场景展开。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教师团队持续跟踪行业动态,将大数据采集分析、RPA财务流程自动化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同步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