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科技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立于2017年,是传媒学院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以“立德、敬业、博学、至美”为培养理念,立足宁夏回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新闻传播理论、播音主持实践及跨学科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学生毕业后可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的多元岗位需求。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注重声音表现力与技术应用的双轨并行。核心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有声节目制作与主持等基础技能课程,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块,覆盖语音识别、虚拟主播开发等前沿领域。通过“以赛促学”模式,学生可参与主持人大赛、微电影创作等活动,提升舞台表现力与创作能力。这种“基本功+创新实践”的课程体系,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又紧跟媒介技术发展趋势。
实践平台建设是专业特色之一。学院配备全媒体8K演播室、短视频工厂等先进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模拟电视台工作环境的实训机会。例如,在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稿件撰写到现场录制的全流程操作;配音艺术课程则结合影视剧案例,训练声音塑造与情感表达能力。此外,学院与地方媒体、文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习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制作,例如为宁夏特色农产品推广提供播音支持,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目标。
就业路径上,毕业生可在电台电视台、新媒体机构、影视制作公司等领域从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广告配音等工作。专业数据显示,部分学生通过本硕直通项目进入海外高校深造,学校与英、美、澳等国百余所院校合作,提供语言培训与学术背景提升服务,助力学生实现“国内本科+国外硕士”的学历跨越。近三年,该专业教师在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国家级奖项,凸显教学团队在课程设计与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
未来,学院计划进一步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五育并举”育人体系。通过定期举办师生座谈会,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例如增加网络直播实务、新媒体内容策划等模块,回应行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在人工智能与传媒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这一专业将持续探索技术与艺术的平衡点,为西北地区输送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思维的播音主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