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作为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重点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筑产业升级需求,形成了"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促创新"的育人特色。该专业立足建筑行业智能化、工业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构建了涵盖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数字建造的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等前沿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现代建筑产业转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创新"三维融合模式。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施工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六大模块,其中BIM技术贯穿建筑设计、施工模拟和运维管理全流程教学。依托国家级"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课程融入绿色建造标准和智能建造技术,例如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中引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增加碳足迹核算模块,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凸显产教融合特色:
- 校内建设工种实训室和BIM技术实训室,开展砌筑操作、三维建模等18项专项训练
- 校企共建"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实施项目化教学
- 推行"施工员证""BIM中级证书"等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
- 毕业设计采用企业真实工程项目案例,要求完成从图纸会审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方案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施工员、BIM技术员等一线岗位,也可通过专升本攻读土木工程本科。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包含住建部颁发的施工员证、教育部认证的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就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智能建造企业就业比例提升27%,岗位起薪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
该专业教学团队由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专家领衔,开发了"智慧工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建筑结构力学实验室和智能测量实训室的沉浸式教学,学生可掌握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新型技术。值得关注的是,专业与长沙轨道交通集团共建的"装配式构件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了预制构件设计、生产、安装的全流程实景教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