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立足广东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历经20年发展,2025年已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学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优势学科深度融合,形成财经新闻与政法新闻两大特色方向。通过"实践导向,分类培养,师徒结对"的创新模式,着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全媒体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双向贯通
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新闻传播学主干学科,设置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网络传播学三大理论基石,同时强化新闻采写编评核心技能训练。特色课程如《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将数字技术融入传统新闻教育,构建起包含融合新闻学、数据新闻、短视频制作的现代课程矩阵。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媒共建"模式,与湛江日报社、湛江消防等机构建立实训基地,学生需完成800小时媒体见习和毕业实习,实现课堂知识向行业技能的高效转化。
双师型师资团队与行业资源协同
教学团队由姚远、刘坤等兼具学界背景与业界经验的专家领衔,80%教师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学历,30%具有高级记者或媒体总监从业经历。独创的"师徒制"培养模式中,每位学生可跟随教师参与《热点新闻解析》《纪录片创作》等实战项目,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项23项。定期举办的"传媒名家讲堂"邀请南方报业、广东电视台等机构专家授课,构建起覆盖内容生产、舆情分析、品牌传播的立体化知识网络。
国际视野与多元发展路径
专业与西澳大利亚大学开展"3+1+1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可同时获得文学学士和战略传媒硕士学位。国内协同培养方面,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施"2+1+1"学分互认计划,优秀学生可赴广州进行专业深造。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传统媒体:报社、电视台记者岗位录用率连续三年超35%
- 政府部门:党政机关宣传岗公务员考试通过率18.7%
- 新兴领域:头部互联网企业新媒体运营岗年薪达12-15万元
- 深造通道:2024届毕业生考研成功率21.3%,多人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等顶尖学府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
通过省级全媒体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该专业打造出"四维能力"培养体系:
- 政治素养:开设《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必修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基地
- 技术应用:配置4K超高清演播厅、无人机航拍等设备,开展VR新闻、H5交互设计实训
- 跨界融合:与法学院共建法治新闻工作室,同商学院合作开发财经报道案例库
- 创新创业:设立"岭南新媒基金",资助学生运营校园融媒体平台,孵化出3个估值超百万的创业项目
这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技术赋能为支撑、跨界融合为特色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传媒产业升级,该专业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新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新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