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传媒学院的戏剧影视导演专业自2018年设立以来,已发展为该校艺术类本科中的特色学科,以培养兼具创意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影视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展赛演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制实践,使学生在剧本创作、导演技巧、影视制作等环节获得全流程训练。根据2024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该专业位列全国第6位,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展现了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突出优势。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框架。核心课程包含表演基础训练、导演元素练习、多幕剧创作等基础模块,同时开设数字媒体导演、沉浸式戏剧创作等方向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创作链贯通",通过纵向联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现剧本开发、拍摄执行、后期制作的全产业链实践。例如学生需完成从观察生活练习到毕业大戏排演的系统性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影视行业的多元需求。
实践平台建设是该专业的显著特色。校内建有黑匣子剧场、融媒体中心等实训基地,校外与岩上影业共建中国影视北方制作基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协同机制。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包括:
- 华硕电脑产品测评视频制作(企业定制项目)
- 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部纪录片拍摄
- 沈阳故宫小小讲解员大赛等活动摄制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视听语言运用能力,更强化了团队协作与现场应变素养。
师资队伍方面,专业带头人由国家一级导演邢邠领衔,教师团队中57%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0%的理论课教师具备博士学位。特别注重引入业界资源,例如聘请影视公司总监担任企业导师,通过"双师型"教学模式将行业标准融入课堂。这种师资配置使教学内容始终与影视传媒产业趋势保持同步,学生可接触4K超清摄录设备、虚拟现实制作系统等前沿技术。
就业导向培养策略贯穿教学全过程。专业在第四学期实施方向细分机制,提供戏剧导演、影视导演、数字媒体导演三个路径。以数字媒体方向为例,学生需掌握短视频策划、直播导播等新媒体技能,参与电商企业的视觉营销项目。近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主要流向包括:
- 电视台及影视制作公司(如辽宁广播电视台)
- 网络平台内容创作团队
- 文化传媒机构策划岗位
- 戏剧院团导演岗位这种精准的岗位对接能力,使该专业成为东北地区影视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