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法学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定位,立足地方发展需求,构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云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的办学优势,形成了“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能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胜任法律实务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产教融合与双师双能型师资配置,专业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务能力的有机衔接,在区域法律人才培养中形成独特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以法学理论为基础,强化实务技能训练。核心课程涵盖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总论与分论、民法、诉讼法等主干学科,同时设置法律职业伦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特色课程。通过模拟法庭实训、法律文书写作、司法口才训练等实践模块,学生能系统掌握法律诠释、推理、论证等核心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构建了“3124”人才培养模式,基于OBE教育理念重构教学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紧密对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实务需求。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实施“高校+实务部门”双导师制,校内教师8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并聘请执业律师、法官等实务专家参与教学。以史琳副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成员包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云南大学法学硕士等多元化背景。校外导师团队覆盖安宁市人民法院、北京安理(云南)律师事务所等实务机构,通过案例研讨、庭审观摩、法律援助等形式深化实践教学。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比赛奖项26项,指导学生获“学宪法 讲宪法”省级二等奖等荣誉。
实践平台建设体现三大特色:
- 校内建有290平方米法学实验中心,包含模拟法庭(设备投资17.48万元)、法律实务实训室(投资7.02万元)等现代化教学场景
- 与11家司法机关及律所共建实习基地,实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推荐”贯通式培养
- 设立法律服务中心开展社会服务,年均处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
特别是2025年与云南宁湖律师事务所新建的实习就业基地,推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实现教学案例库共建、实务课程共研等深度合作。
在升学就业方面,专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毕业生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司法机关(如会理市人民法院),或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执业律师。近年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典型,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学校还提供海外升学通道,与英国、澳大利亚等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法律专业学生留学成功率超90%。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中,黄婷进入会理市人民法院、刘鹏成为执业律师,印证了培养质量。
对于报考者需注意:专升本层次学制3年,需持专科毕业证;本科二批理科招生2人/年,学费20000元。医学类方向要求执业护士证书,凸显专业细分特色。报考时间节点为9月报名、10月考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投入,法学学生可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35项,为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