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应用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通过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与教育创新,构建起一套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天府新区区位优势,依托华为云、阿里云等头部企业资源,以"技术+职素"双提升为目标,培养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实训实践,从师资团队到就业通道,这一专业展现出产教融合的显著特征。
一、培养方向与核心能力
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为育人理念,聚焦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通过"专业基础+核心技能+PBL项目实训"的三段式培养模式,重点强化学生三大核心能力:
- 数据处理全流程能力:覆盖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存储管理等环节,掌握Hadoop、Spark等分布式计算框架
- 分析与可视化能力:运用Python、Hbase等技术工具完成数据建模,开发可视化分析报告
- 系统运维与工程化能力:熟练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智能制造场景下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
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实践-认证"三维联动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夯实底层技术基础
- 核心课程模块构建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挖掘应用、大数据平台运维等关键技能链
- 企业级项目实训引入真实业务场景,如电商用户画像分析、工业设备数据监测等项目
实训体系设置数据预处理、可视化等专项实验室,并与海康威视、软通动力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获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课证融通"。
三、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从事大数据运维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校企共建的订单班和工学专班提供直达华为生态企业的就业通道,2024届毕业生在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的就业率达93%。升学方面可通过专升本进入西南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或衔接大数据工程技术高职本科专业。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实践
该专业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特聘IBM中国研究院前副院长陈滢博士等业界专家,引入企业横向课题开展项目化教学。创新实践中:
- 实施"以赛促学"策略,学生在蓝桥杯、"强国杯"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
- 开发AIoT智慧校园等真实项目,运用Hadoop综合实践课程完成日均百万级数据处理
- 搭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训平台,模拟智能工厂数据采集与分析全流程
通过将5G通信、工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该专业形成"技术迭代快、实践强度高、就业对接准"的办学特色,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输送了大量掌握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核心技能的新型数字化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