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专业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为三大核心方向,依托8800元/年的校企合作班模式,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基地共建、岗位精准对接等方式,形成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闭环培养路径,为文旅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是该专业的核心特色。以邮轮服务礼仪、邮轮旅游政策法规、高铁乘务实务等为核心课程,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国际邮轮方向设置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化妆与形象设计等实践课程,通过茶艺实训室、高铁空乘模拟舱等2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强化技能训练。理论教学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模式,例如在山东台儿庄古城景区开展现场教学,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无缝衔接。
校企合作机制呈现三个创新维度:
- 双元育人体系:与山东大厦、温德姆至尊酒店等企业共建“师资互聘、课程共研”机制,企业导师占比达42%。
- 实习就业直通:通过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与鲁南投资集团、青岛丽天大酒店等建立定向输送渠道,近三年实习留用率达85%。
- 党建业务融合:与山东大厦后勤管理党支部签订《党建互联共建协议》,形成“党建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嵌合模式。
就业保障体系构建了立体化支撑网络。依托枣庄市旅游培训中心平台,实施“三段式”职业发展路径:
- 首岗适配:面向邮轮前厅服务、高铁VIP接待等一线岗位
- 职业进阶:通过企业管培生计划晋升主管岗位
- 持续发展:对接枣庄学院旅游管理(32专本贯通)项目,实现学历提升。2025届毕业生已通过温德姆至尊酒店储备干部计划提前锁定管理岗位。
该专业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了可复制的育人经验。与北京中航天使教育集团共建空乘人才基地,引入国际邮轮公司岗位认证标准,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两年修订一次,确保与文旅产业升级同步迭代,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