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专科专业,面向装备制造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紧密结合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在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设备调试及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依托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和先进的实训条件,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以下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就业方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LC技术应用等核心模块,强调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帮助学生掌握设备调试与故障诊断技能;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则聚焦现代制造业中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术。此外,课程体系融入维修电工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系统支持,增强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条件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校内建有8个实验实训室,包括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和PLC技术应用实训室等,配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同时,与格力电器(南京)、上汽大众等15家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岗位实习与技能实训。例如,学生可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共享实践项目,接触高端制造技术,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机械制造、汽车电子、自动化设备运维等领域,从事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合作企业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宝洁(江苏)公司等提供多元化岗位,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江苏省“专转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或自主创业成立科技公司。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曾在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三等奖,展现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建设还注重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现有专兼职教师8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7.5%,团队承担省级科研项目并发表多篇论文。教学过程中推行情境式、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制造系统设计等实践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体系与1+X证书制度衔接,将电工证、PLC编程工程师证等职业技能认证融入培养方案,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综合来看,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能力导向和职业认证融合为特色,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拥有突出的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