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立足职业本科教育定位,形成了“理论+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8年获批招生以来,已发展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25年培养方案显示其定位为公共管理类职业本科,学制四年,面向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数字化管理等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课程与岗位需求深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等创新模式,该专业连续多年保持90%以上的年均就业率,并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数字化时代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人力资源规划、劳动关系处理、大数据辅助决策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要求学生不仅能完成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工作,还需掌握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新型技能。通过“七项核心技能”模块化教学体系,学生可同步考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等职业技能证书。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基础—核心—实践”的递进结构:
- 基础理论层: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劳动法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夯实管理思维
- 专业能力层: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强化岗位技能
- 实践应用层: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提升实战能力
学院拥有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包括数字化管理沙盘实训中心和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平台,配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师资团队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60%,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30余项,开发省级精品课程6门,形成教学与科研互促的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与就业通道
该专业与慧源人力资源集团等5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创新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 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将真实业务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
- 学生经历“认知实习—跟岗实训—顶岗就业”三段式培养
- 校企共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师生参与行业规范制定
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可胜任人力资源规划师、职业指导师、数字化HRBP等岗位,就业覆盖政府机关、央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多类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间即获企业优先录用。
数字化转型特色
面对人力资源行业的智能化趋势,该专业着重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培养:
- 开设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等前沿课程
- 引入智能招聘系统、薪酬云计算平台等实训工具
- 要求学生掌握Python数据分析、RPA流程自动化等技能
2025级培养方案新增人工智能在HRM中的应用模块,通过真实企业数据建模项目,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清洗到可视化决策的全流程能力,使其成为兼具传统管理智慧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