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其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承载着百年师范基因,在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该专业自1984年开设以来,已形成独特的培养体系,既是江苏省唯一承担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专科专业,也是学校重点打造的省级品牌专业。通过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教育理念,该专业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提供了扎实的学术基础与实践平台。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学科知识储备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课程体系围绕"胜任语文课程教学、研究及管理"的能力需求展开,强调终身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毕业生不仅需掌握语文教学核心技能,还需具备教育管理和跨领域服务的复合型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新要求。
历史积淀与专业基础
作为全国设置时间最长的专科层次小学教育类专业,其发展可追溯至1902年张謇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百年间,王国维、朱东润等学者曾在此执教,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因。专业校友中涌现出9名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和51名语文特级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在江苏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这种历史传承使专业形成了"师范性、实践性、地域性"的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兼顾学科基础与教育技能,构建了13门主干课程:
- 语言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师语言
- 文学类: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 教育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书写技能
- 素养类:中外文化史、哲学简史、普通逻辑
这种"文学+教育+人文"的三维结构,着重培养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并通过基础写作、教师语言等实训课程强化表达技能。
师资力量与教学保障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博硕学位占比35.6%。教学团队不仅包含高校学者,还聘请李吉林、祝禧等基础教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高校+小学"的双导师制。师资建设注重教学创新,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开发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构建了"理论讲授+案例研讨+情境模拟"的混合教学模式。
就业前景与社会评价
毕业生主要面向小学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第三方评价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教学基本功和职业适应性的满意度达4.8分(满分5分)。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显著,其"五年制专科培养模式"被多所师范院校借鉴,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尽管存在专科层次的发展局限,但通过"专转本"通道,约30%毕业生可进入本科院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