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以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为定位,依托浙江省供销社系统资源,形成了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该专业围绕设施园艺、数字农业、花艺技术等核心领域,构建了覆盖生产、管理、营销全链条的培养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聚焦数字化园艺产业升级需求,课程体系覆盖三大领域:一是植物科学基础,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长与环境》等课程,夯实学生生物学理论基础;二是生产技术模块,如《花卉生产技术》《设施园艺》《数字农业技术及应用》等,强调智慧农业设施操作与系统化管理;三是产业拓展能力,设置《农产品品牌运营》《花店经营与管理》等课程,培养市场运营与创业能力。实践教学依托西湖景区花港管理处、四维生态科技等企业实训基地,通过真实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师资与科研优势是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教学团队包含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其中省科技特派员1人,团队主持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5篇(4篇影响因子超过5.0)。产教融合成果显著,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了小微盆景制作、月季插花艺术等特色实践项目,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种植大赛中屡获佳绩。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是进入事业单位如乡镇农技站、公园管理处,从事技术推广与植物养护;二是服务于农业数字化工厂和休闲农业园区,承担智能温室管理、景观设计等工作;三是自主创业享受支农政策,可经营花店、茶厂或开展家庭园艺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园艺产业产值占农业种植业2/3以上,但本土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这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行业趋势,突出三大创新方向:一是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将物联网、大数据融入课程教学;二是都市园艺拓展,针对阳台园艺、屋顶园艺等新兴需求开发教学模块;三是非遗技艺传承,引入浙派盆景等传统工艺,通过“樟树下议事”等第二课堂活动增强文化认同。这种“传统技艺+现代科技”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把握产业升级方向,又具备文化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