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作为河北省首家新能源领域高等职业院校,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以服务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目标,构建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聚焦低碳全产业链的办学定位,将传统会计技能与碳资产核算、业财融合、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绿色+数字”双驱动的特色路径,为区域经济转型输送具备复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专业定位:绿色经济与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
该专业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在职业面向中明确覆盖企业碳资产核算与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岗位群。课程体系突破传统框架,设置云财务会计实务、碳会计等特色课程,将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碳排放核算、绿色金融等场景融入教学。同时,通过业财一体信息系统应用等模块,培养学生利用智能平台实现财务流程自动化的能力,凸显“绿色低碳+数字化”双主线。
课程体系:三层能力递进与五大技术支撑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的递进式设计:
- 基础层:以智能化成本核算、智慧化税费申报等课程夯实财务核算基本功;
- 专项层:通过财务大数据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强化数据处理与风险管控能力;
- 综合层:借助碳会计、财务共享实训等模块整合跨领域知识。技术支撑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财务机器人操作、数据可视化工具应用、ERP系统运维、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及区块链技术在会计审计中的应用五项核心技能。
实践教学:全场景仿真实训与产业对接
学院投入超1000万元建成20余个专业实训室,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实践体系。财务共享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财务共享中心运作流程,碳沙盘实训系统则还原碳交易市场动态。学生需完成从原始凭证处理到碳排放报告编制的完整链条操作,并通过晶澳科技集团等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战,掌握光伏行业成本核算、碳足迹追踪等特色技能。实训设备包含财务大数据分析教学云平台等10余种行业主流软件,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零时差”对接。
师资结构:双师型团队与行业专家协同育人
专业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33%,双师素质教师达85%,包含4名注册会计师和3名高级会计师。师资构成呈现“三三制”特征:
- 校内专任教师主导理论教学与科研攻关,近两年承担邢台市社科课题等7项教改项目;
- 企业兼职教师来自晶澳科技财务部门,负责传授光伏行业成本控制实务;
- 行业导师定期开展碳交易合规性解读等专题讲座,形成“课堂+车间+市场”三维育人网络。
发展前景:产教融合驱动就业与升学双通道
专业依托投资方晶澳科技的产业优势,推行“订单培养”模式,毕业生可优先进入光伏产业链企业的财务、审计岗位。数据显示,2024年该专业在河北省招生计划达120人,学费为12800元/年。对于升学需求,课程设置与1+X证书制度深度衔接,支持学生考取智能财税、碳排放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专升本或进入碳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奠定基础。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扩容,掌握碳会计与数据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新能源行业财务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