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演艺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财经商贸类重点专科专业,近年来因其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和智能化教学体系备受关注。该专业自2012年招生以来,已培养超过1万名毕业生,2021年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后,紧跟数字经济时代需求,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双师型教师团队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会计核心技能,还能熟练运用Python编程、大数据财务分析等前沿技术,形成复合型能力矩阵。
一、培养目标聚焦行业需求
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覆盖会计核算、财务大数据分析、税务管理三大领域。学生需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同时掌握智能化财税工具应用能力,例如通过智能财税平台完成企业成本核算与风险控制。课程体系特别强调实践导向,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审计助理、代理记账岗等多元化岗位需求,满足中小型企业到会计中介服务行业的用人缺口。
二、课程体系融合传统与创新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核心技能、拓展应用三大模块:
- 会计学原理与实务、财务会计等夯实传统会计基础;
- 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机器人账务处理等课程融入信息技术;
- 智能财税、行业会计实务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强化实战能力。此外,学生需完成会计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利用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与决策模拟,确保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效率。
三、教学模式凸显智能化特色
专业采用“双主体三合作”育人机制:
- 双主体: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例如与中联集团合作开发实训项目;
- 三合作:校企联合建设课程资源、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引入机器人助教进行智能化辅导;
- 标准化考核:所有专业课程实施系统自动评分,确保评价客观性。教学过程中,智慧职教平台和学习通支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四、师资与实训资源保障就业竞争力
专业现有18名专任教师,其中88.89%拥有中级以上职称,3名区级双师型教师主导省级课题研究。校内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智能财务实训室等4类实践场所,支撑从岗位认知到大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训练。学生可考取初级会计师、1+X智能财税等证书,近年师生在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就业率持续领先同类院校。
五、学费与招生政策透明化
根据2023年招生计划,该专业在贵州的文科/理科学费分别为8800元/年和3800元/年,学制三年。2024年新增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学费结构可能微调,但校方承诺通过官网公示确保信息透明。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学校提供校企合作实习津贴和职业技能竞赛奖金等多渠道资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