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以农科为特色的综合性高校,近年来积极优化学科布局,于2023年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50306T),2024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学科基础,突出“乡村+”和“管理+”特色,致力于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以下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资源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重点培养具备新媒体内容生产、农产品电商运营、乡村文化传播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乡村旅游策划、农产品品牌推广、基层融媒体中心等场景,这与传统院校同类专业侧重城市传媒的定位形成差异化优势。课程设置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包括《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同时融入《农业传播学》等特色课程,强化农业场景下的传播技能。
实践教学资源方面,该专业依托数字传媒实验中心(天津市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和智能传播技术中外联合实验室,配备云编辑系统、融合媒体制作平台等先进设备。通过与腾讯科技、海河传媒、南开区融媒体中心等机构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短视频制作、乡村电商直播、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等真实项目。例如,在“天津农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框架下,学生有机会深度参与农产品品牌包装、农业科普内容创作等产教融合项目。
师资团队由23名专任教师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历教师占比56.5%。团队中既有从事传播伦理与法规研究的学者,也有来自国家级媒体的“双师型”教师,确保教学既具理论深度又贴近行业前沿。此外,专业开设《习近平关于舆论、新闻、网络等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思政课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区县融媒体中心、农业科技企业市场部、文旅项目运营机构等从事新媒体策划与运营工作。据统计,该校近年本科毕业生升学率约16%,主要流向农林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继续深造。对于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课程中设置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自媒体IP打造》等内容为其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乡村文旅IP孵化等提供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