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以新商科特色为支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师、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聚焦数据服务、算法开发、系统集成三大技术领域,通过三年制专科教育培养具备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应用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5年春季招生计划显示,该专业学费为19000元/年,在广东历史类与物理类分别投放招生计划,充分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选择需求。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课程设置涵盖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核心课程包括:
- Python程序设计与机器学习基础,夯实编程与算法根基
- 计算机视觉应用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掌握AI核心技术模块
- 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与深度学习框架,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 人机交互UI设计与智能产品测试,培养产品化思维课程体系特别设置人工智能项目实践模块,要求学生完成从数据集处理到系统部署的全流程实操。学生可考取阿里云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师认证或腾讯云机器学习应用工程师认证,提升职业竞争力。
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专业采用“三级进阶”实训模式:
- 基础层:通过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开展算法验证实验,配备华为数通设备与云计算平台
- 应用层:依托校企共建的AI开发平台,完成智能客服、图像识别等真实项目开发
- 创新层:参与省级“挑战杯”等赛事,近三年团队在数据挖掘、机器人应用等领域获省级奖项8项2024年开展的AIGC商业设计企业实训中,学生使用三维大模型完成卡通角色设计与三视图构建,在48课时内掌握参数调整、材质渲染、多角度建模等工业化流程,校企双导师制确保技术规范与创意表达的平衡。
升学就业双通道
专业构建“学历+证书+项目”三维发展体系:
- 升学路径:通过普通专升本对接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等高校,2024届毕业生升本率达80.25%
-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从事AI系统运维(占比35%)、算法优化(28%)、产品测试(22%)等岗位
- 产教融合:与科大讯飞、中软国际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提供数据集标注工程师、AI应用开发助理等岗位,毕业生起薪达5500-7500元/月
特色培养与行业衔接
专业创新实施“1+X+AI”培养方案,将华为认证课程与OpenCV、TensorFlow等开源框架深度融合。在2025年课程改革中新增大模型微调技术模块,要求学生掌握LoRA等轻量化训练方法。学生需在第三学期完成至少200小时的AI标注实践,接触医疗影像识别、交通流量预测等真实业务场景。数据显示,近两年毕业生在智能终端部署、语音识别系统运维等细分领域就业率提升17%,印证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