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一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其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依托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隶属于艺术与教育系的康养教研室,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致力于培养具备基层治理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紧扣社会需求。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人文修养与综合素质的双重提升。课程体系设计强调社会学基础、社会保障、社区实务等核心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掌握社区资源协调、矛盾调解、公共服务策划等技能。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社区治理中政策法规、伦理规范的理解。
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体现复合型特征。核心课程包括:
- 《社会学概论》——系统讲解社会结构、文化变迁与社区关系;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执行;
- 《社区康复基础》——融合生理心理康复知识与社区支持网络构建;
- 《家政培训理论与实务》——培养家庭服务项目管理能力。学院配备闫笑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学前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实现跨专业资源共享。2024年单招信息显示,该专业学费调整为11800元/年,侧面反映教学投入的持续增加。
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凸显实践导向。采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构建了三级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依托康复心理学实验室开展情景模拟训练;
- 社区见习: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桂园街道阳光社区的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实务;
- 产业联动:与林州市6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涉及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多个领域。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夜间巡逻、卫生清理、健康宣教等服务项目,累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23项,获得社区好评率达95%。
就业前景与社会反馈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政务机构:承担社区信息管理、物业管理等职能;
- 社会组织:从事公益项目策划、社工服务等工作;
- 康养产业:在养老机构担任健康管理专员或培训师。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该专业就业对口率达82%,薪资水平较河南省同类专业高出12%。值得关注的是,学院通过“慈善资源库”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近三年累计资助社区服务方向学生47人,有效保障人才培养的普惠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