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院作为贵州省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通过学科优化、产教融合和科研创新,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学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专业建设,形成了覆盖本科与硕士层次的人才培养架构,并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平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了学科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也为贵州数字经济连续8年增速全国前列提供了人才支撑。
在学科建设方面,贵阳学院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核心领域,开设了数字经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本科专业,并于2025年新增机械、材料与化工、知识产权等硕士点,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培养链条。学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区块链、北斗应用、未来制造等前沿领域纳入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例如,其大数据实验平台被评为贵州省高校大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学习环境。
产教融合是贵阳学院推动数字经济教育的关键路径。学院与天津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整合科研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同时与地方政府共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融合服务商,为传统产业如酱酒、煤矿、化工等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通过大学科技园、博雅众创空间等平台,学生团队可参与智能制造、跨境电商、智慧大健康等实际项目,近三年累计孵化86支创业团队,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
在科研创新领域,贵阳学院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数字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例如,其团队开发的山桐子产业技术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和延长保质期,助力乡村振兴;NFT数字藏品项目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亚鲁王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学院还参与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为区域数据交易提供标准化支持。
面向未来,贵阳学院以建设贵州数字科技大学为目标,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硕士点总数超10个、在校研究生占比达5%的指标。通过强化数字科技特色学科群和高水平师资引培,学院将持续为贵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45%的战略目标输送复合型人才。这一路径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也为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探索了“贵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