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专业之一,自1958年创建化学科以来,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吉林省基础化学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依托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师范教育+实践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其培养体系以扎根基层教育为导向,同时兼顾科研与应用领域,为吉林西部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化学教育和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与学科建设
白城师范学院化学专业起源于1958年的化学科,2002年随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7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1年起陆续获批吉林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高水平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业依托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均为省级平台,实验设备总价值超2000万元,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科研训练条件。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培养扎根基层的中学化学教师为核心目标,强调师德修养、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三维塑造。课程设置采用“基础理论+实践创新”双主线: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课程,以及结构化学、化工基础等拓展课程;
-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从基础实验到创新研究的递进式模块,如基础化学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探究性实验,配套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师范技能课程;
- 教育能力培养:通过微格教学、教育见习、顶岗支教等环节强化教学实操,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30余项。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独创三层递进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教学分为认知、应用、创新三大模块:
- 技能培养层:通过基础实验掌握标准化操作;
- 能力提升层:在合成与表征实验中强化综合应用;
- 创新拓展层:开展开放性课题研究,近五年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6项。同时,与白城氢能产业园、中船718所等企业共建16个实习基地,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占比42%、博士占比63%,包括吉林省教学名师、拔尖创新人才等省级称号获得者9人。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近五年承担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3项。科研方面,依托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开展盐碱地治理、新能源材料等区域特色研究,年均发表SCI论文5篇以上。
就业前景与社会贡献
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80%,主要流向呈现“双主体”特征:
- 教育领域:约60%毕业生进入初高中任教,多人成长为省级教学骨干,被称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
- 产业与科研:30%分布于化工、制药、环保等行业,部分学生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专科升本率高达90%;
- 基层服务:通过乡镇教育帮扶、三下乡等活动,强化学生扎根基层的教育情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满意度达10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