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始创于1981年,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C档)建设单位。该专业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化工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形成了以绿色高端化工为核心,融合新材料、生态环保、智能控制等领域的“一中心三融合”建设模式,为区域石化产业升级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设置了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核心课程,融入化工安全技术和DCS控制原理等智能化教学内容。通过国家级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学生可系统掌握从原料预处理到产品分析的全流程技能,并考取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化学反应工程课程采用虚拟仿真与实体设备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连续化生产的理解。
培养模式上推行“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分段递进机制,与烟台万华化学、中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完成从认知实习到顶岗实习的阶梯式训练。以泰禾班为例,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教学,将化工工艺优化和设备维护检修等岗位标准融入课程考核,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作业与产品”的三重对接。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高端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从事生产运行、分析检测、安全管理等岗位。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比例超30%。专业依托南通国家级化工园区优势,与江山农化、星辰新材料等企业建立定向输送机制,部分优秀毕业生入职首年即可参与工艺技术改造项目,月薪普遍达到6000-8000元。
专业还构建了完善的继续教育通道,学生可通过“专接本”“专升本”等方式对接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与常州大学等高校合作的“3+2”分段培养项目,使学生在获得专科文凭的同时完成本科课程学习。此外,专业教师团队主持的化工分离技术和催化反应优化等科研课题,为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提供了参与技术开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