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自2023年获批设立智能建造专业(专业代码:081008T)以来,通过整合工程建造与智能技术,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依托,着力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础与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涵盖BIM技术、Python编程等前沿领域,并配备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先进教学设施。作为广西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毕业生可在智能施工、数字化运维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培养方向层面,该专业突出“智能设计+工程管理”双核驱动。学生需系统掌握三大力学、智能测绘等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同时强化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能力。特别设置的装配式结构设计与建造机械控制课程,将传统施工工艺与现代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形成“理论-技术-实践”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这种跨学科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勘察设计等传统岗位,又能适应智能建造全流程管理的新型职业场景。
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协同和学科竞赛为特色支撑。校内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BIM技术实训室等13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2500万元,可开展数字孪生、智能运维等实操训练。通过与中国建筑集团、广西路桥集团等20余家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可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和智能施工项目,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超百项,包括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含金量较高的荣誉。
就业前景呈现“传统+新兴”双通道特征。约95%的毕业生进入工程设计单位、工程咨询公司等传统领域,其中BIM全过程应用管理岗位需求增长显著。同时,智能设施防灾、工程机器人运维等新兴方向吸纳了15%的毕业生,部分学生通过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实现“毕业即就业”。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考研录取率最高达18%,升学方向集中于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工程管理领域。
当前,该专业正通过“1+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BIM工程师、智能建造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师资队伍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80.4%,主导开发的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已形成教学示范效应。随着国家“十四五”智能建造发展规划的推进,该专业将持续优化数字建造、绿色建筑等课程模块,为建筑产业数字化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工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