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计算机类学科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围绕智能感知、无线通信、数据融合三大技术方向,构建了覆盖物联网全产业链的知识框架。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核心理论,更能快速适应行业技术迭代。目前专业学费为22000元/年,采用弹性学制(3-6年),为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灵活选择。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核心定位,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双重培养。通过基于成果导向(OBE)的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9学分和2万行代码的实验当量。培养方案明确提出12项毕业能力标准,包括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现代工具应用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特别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涵盖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计算机学科核心内容
- 核心专业课:包括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等特色课程
- 前沿拓展课:开设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选修模块
教学实施中推行教考分离制度,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主干课程实行网络联考。实践环节占比达35%,通过RFID技术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实训等强化动手能力。
实践环节与就业支持
专业构建了"三级递进"实践体系:
- 课内实验:如单片机系统开发、物联网设备测试等基础技能训练
- 综合实训:包括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工业自动化模拟等跨课程项目
- 企业实战:与中浙信科技、易腾创想等企业合作开展生产实习
毕业生可在智能硬件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通信网络运维等领域就业。优秀案例显示,学生实习期间已参与通信机房设计、智慧农业可视化系统研发等实际项目。近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涵盖科技咨询公司、智能设备制造商及通信运营商。
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教学团队由副教授领衔,其中谭贵生等教师主持国家级新基建课题,在数字孪生技术、智慧农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实验室配备射频识别测试仪、嵌入式开发平台等先进设备,与成电国芯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学生可参与蓝桥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近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
报考信息与选科建议
该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海南等省份要求物理必选。录取分数线保持在本省本科批次线以上,建议考生重点关注数学、物理基础能力培养。在校生可通过考取软件资格中级证书等职业资质提升竞争力,学院提供1个必修技能学分认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