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信息工程学院于2019年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该专业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在计算机学科的深厚积累,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专业,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培养目标方面,专业以“新工科”理念为核心,强调培养具备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分为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两大模块,前者涵盖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理论课程,后者聚焦Hadoop、Spark、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实践环节通过数据处理课程设计、环境大数据处理综合设计等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算法优化电商推荐系统或智能交通规划。
专业教学资源优势显著,学院拥有大数据实验室、高性能计算集群云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并与企业共建8个实习基地。师资队伍中93%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16项,发表SCI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使学生能接触真实行业案例,例如与张家口卷烟厂合作开发的基于IAM-SC技术的外观检测设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互联网、金融、医疗、政府等领域从事数据分析、系统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院通过华为认证体系提升学生竞争力,近年来在“蓝桥杯”“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98项,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深造。
该专业的学科特色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课程设置融入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前沿内容,构建“课证融通”体系;二是依托省级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发展学科,形成“环境大数据处理”等特色研究方向;三是通过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学科竞赛机制,推动“以赛促学”。例如,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至少3个综合性课程设计,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到可视化全流程,确保技术能力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