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贵州省重点支持的应用型农学本科专业,自2015年设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农业发展为使命。该专业依托植物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和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在师资力量方面,13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博士占比61.5%,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指导。通过整合山地特色农业资源,专业已建成59.5亩的智能温室和实习基地,为现代农技人才培养打下硬件基础。
专业课程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凸显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植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核心课程,夯实学生的植物学基础
- 技术应用模块: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实验等课程占比35%,强化现代生物技术操作能力
- 特色实践环节:设置蔬菜/果树栽培学、食用菌加工等区域性特色课程,针对性解决贵州山地农业生产问题实验教学占比达40%,通过植物生理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18类实验课程,形成"理论-实验-田间"的三维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与区域服务
专业定位紧密对接贵州省农业现代化需求,培养方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 山地特色农业技术:重点开展猕猴桃、刺梨等贵州特色作物的育种研究,近三年参与完成省级农业科技项目4项
-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六盘水市农业企业共建"双创"实践基地,推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轨制指导
- 乡村振兴服务能力:毕业生在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特色农产品开发等领域就业率达87%,其中56%扎根基层农业部门
升学与科研支持体系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构建了全过程考研支持机制,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从26%提升至30%。具体措施包括:
- 阶梯式指导体系:大一配备学业导师,大二确定科研导师,大三开展考研专项辅导
- 智慧备考环境:专用自习室配备隔断桌椅、饮水设备,实验室改造为标准化网络复试场地
- 精准调剂帮扶:建立往届生数据库,实时推送全国农业院校调剂信息,2024届调剂成功率提升至68%
通过13年的发展积淀,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形成"农科+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特色,其100%高级职称师资团队和59.5亩智能实践基地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显著优势。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岗位适配度达92%,考研学生中被"双一流"高校录取比例逐年提升至37%。这种既扎根地方又着眼前沿的培养模式,正成为推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引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