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自2019年获批设立舞蹈表演本科专业以来,依托学校外语优势与国际化办学特色,逐步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浙江省内少数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其专业建设既注重舞台表演与编创能力的核心培养,又通过多元实践平台强化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将传统舞蹈技艺与现代传播手段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从课堂到舞台的完整成长路径。
在课程设置上,该校以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基训等领域的课程体系。特色课程如舞蹈影像理论与创作、新媒体概论(艺术)等,将数字技术与舞蹈艺术结合,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参与绍兴贺秘监祠实景演出《笑问客从何处来》时,通过编创汉唐风格舞蹈《碧玉妆成一树高》,将课堂所学的中国古典舞基训与历史文化理解转化为舞台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三平台联动”机制:
- 校内展演平台:年度毕业专场《归雁》汇集维吾尔族群舞、现代舞独奏等20余个原创作品,2024届毕业生通过《莲鼓越歌行》《布衣者》等作品展现编创能力
- 校企合作平台:与壹点通传媒共建实习基地,参与绍兴文旅项目策划执行,学生可接触实景演出、舞蹈影像制作等前沿领域
- 国际交流平台:泰国水灯节舞蹈展演、中西方舞蹈融合剧目《锦瑟》等,强化跨文化舞蹈表达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形成“双师型”结构,既有国家一级导演王洁等业界专家,也有擅长汉唐舞编创的秦世淳等青年教师。这种配置使教学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在排练原创作品《淼》时,教师团队从动作设计到文化解读提供全程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技法模仿到艺术表达的跨越。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2024年专升本录取线达208分,高于省控线10分,显示出较高社会认可度。
校园文化生态对专业发展形成强力支撑。学校每年举办教职工“舞林大会”,师生同台演绎《烟雨如画》《阿里郎》等作品,这种独特的“美育共同体”模式打破教学界限。2024年第五届大会吸引600余名师生参与,11个节目涵盖声乐三重奏、街舞等多元形式,印证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教育理念。这种浸润式环境使学生始终处在艺术创作的热烈氛围中。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