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云智融合"技术创新和产教协同模式,构建起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并与腾讯、华为、亚马逊等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项目贯穿、分层递进、精细培养"的特色模式,其人才培养成果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
在核心课程体系上,专业采用模块化设计,覆盖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软件等前沿领域。基础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HTML5开发实战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编程根基。进阶方向分为五大技术路径:
- Java方向聚焦云原生开发,设置云原生Java Web程序设计等企业级开发课程
- Python方向侧重人工智能应用,开设分布式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实战项目
- XR应用开发方向整合3D引擎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3D引擎技术等课程培养元宇宙开发能力
- 工业软件方向对接智能制造,设置智能MES系统开发等工业互联网课程
- 腾飞班作为精英培养通道,增设机器学习应用和深度学习项目实战等AI高阶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三金育人"特色模式,通过金证(职业认证)、金赛(技能竞赛)、金服(企业服务)三维度强化实战能力。学院建有国内领先的电子靶场、麒麟工坊等实训平台,并与腾讯共建高职领域首个高等工程师学院,采用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学生近五年获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25项,1+X证书中级通过率达92.06%,部分学生考取华为HCIE、红帽RHCA等顶级认证。
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性地推行"产教孪生"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开发亚马逊AWS云创学院等特色平台,实施"双导师制"项目化教学。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云软件企业综合项目开发实战等课程,将华为云、腾讯云真实开发环境引入课堂。这种协同育人机制使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同类院校30%,就业满意度连续五年超93%,74%毕业生三年内晋升技术管理岗位。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专业群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教师团队中62.9%具有博士学位,45%拥有海外研修经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开发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独创的"数字现场工程师DFE工作室"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引导学生参与麒麟信创等国产化软件项目,近三年完成企业横向课题47项,技术转化收益超千万。
该专业通过"云-边-端"全栈能力培养,塑造既懂智能化数据爬取、又精工业软件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在腾讯生态企业、华为ICT联盟等头部平台担任云软件现场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等岗位,形成"入学即入行、毕业即就业"的良性循环,持续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