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作为江苏省第二批高水平建设立项项目,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四大方向协同发展,构建起服务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群以"懂技术、善制造、精运维、会管理"为育人目标,形成了覆盖智能装备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其在校生规模达1784人,2024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突破97.4%,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适配性。
在专业建设方面,该专业群实施"五对接五融合"培养模式,将课程设置与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深度绑定。核心课程《机床电控与PLC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等模块,对接智能生产线调试岗位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瞄准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群引入"3D建模与打印技术"等前沿教学内容,通过省级现代机电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的12个专项实训室,实现学生从数控编程到智能产线调试的完整技能链条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三层递进"能力养成路径:基础技能层依托CAD/CAM实训室完成零部件设计,进阶能力层在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开展多轴加工训练,综合应用层通过潍柴动力、上汽大众等35个校外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5年数据显示专业群教师指导学生斩获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印证了"以赛促教"的显著成效。
师资配置凸显产教融合特色,组建了由中国机电职业教育教学名师领衔的双师型队伍。教学团队包含省"333"高层次人才2名、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80%教师具备企业工程背景。通过"华胜班""海信班"等订单式培养项目,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数控车削工艺优化》《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等18项教学案例,确保教学内容与扬州市"613"产业体系技术需求同步更新。
就业服务网络构建起覆盖长三角的岗位输送通道。专业群与亚威机床、德昌电机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共育机制,毕业生在智能装备企业的技术岗位占比超30%。2025年专项调研显示,从事工业机器人运维的毕业生起薪达6500元/月,数控工艺工程师岗位年薪中位数突破10万元。对于继续深造群体,专业群打通了与机械电子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升学通道,2024届毕业生专升本录取率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