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该校医药卫生大类中的重点专科,以三年制学制为基础,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托育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下文将从培养体系、核心能力、校企合作等角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营养喂养等科学文化基础,并具备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实施、健康风险预防等九大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群设计,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料、安全保障、机构管理等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在卫生保健、家园共育等领域的实操能力。例如,学生需通过晨午晚检模拟、伤害处理演练等实训环节,强化疾病识别与预防等专业素养。
专业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突出以下关键环节:
- 基础理论:涵盖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早期教育原理等课程;
- 技能实训:包括托育机构环境创设、亲子活动设计等场景化训练;
- 职业认证:对接保育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
- 信息化能力:融入智慧托育管理系统操作等数字化技能培养。这种培养体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托育机构、早教中心等多元就业场景。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学院与合肥市托育行业协会共建的“安芯托育”订单班,通过定向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合作企业如科大讯飞飞飞托育园深度参与课程开发,提供真实案例教学和顶岗实习机会。这种产教融合机制使学生在第三学年即可进入合作单位实习,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岗位胜任的无缝衔接。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保育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职业,覆盖托育机构管理、社区育儿指导等岗位群。学院通过双选会、企业专场招聘等方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通道。数据显示,2021年该专业在安徽招生规模为11人,学费标准为7600元/年,属于专科批次录取。随着三孩政策推进,托育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专业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学院配套支持措施包括:
- 建设健康照护实训室、婴幼儿行为观察室等实践场所;
- 实施“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提供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及校内专项奖学金,覆盖50%以上学生。这些资源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