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扎根于具有三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科积淀,形成了产教融合深度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充沛的办学格局。该专业通过 大数据技术 和 智能移动端开发 两大方向的分流培养,构建了覆盖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系统设计及前沿技术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依托 华为ICT学院 等校企合作平台,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锤炼技能,近三年已为社会输送1070名毕业生。
一、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专业依托 8个专业实验室 和 17个公共机房 的硬件支撑,实验室总面积达 2000平方米 ,设备总值 1800余万元 ,涵盖 网络安全实验室 、 大数据实验室 等前沿领域。师资团队由56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 高级职称占比55.4% , 93%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并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形成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科研团队,近五年承担 55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 ,发表 100余篇论文 和 20余项专利 。
二、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向
专业以 “教-学-做一体化” 为核心,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架构:
- 大数据方向 聚焦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培养,核心课程包括:
- 数据结构 与 数据库系统
- R语言 与 数据挖掘
- 网络数据采集 及 大数据应用开发
- 智能移动端开发方向 侧重移动应用创新,重点开设:
- 微信小程序开发 与 移动应用开发
- JavaEE开发技术 及 操作系统
三、产教融合与创新实践
通过 华为ICT学院 实现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和实习直通,引入 行业认证体系 和 企业级项目案例 。学生可参与 信息安全学习小组 等社团,在 全国数字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等平台获得实战经验。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70余项 ,形成 “低年级重普及、高年级重提高” 的竞赛培养模式。
四、就业前景与社会反馈
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领先,主要岗位包括:
- 大数据开发工程师 (占毕业生30%)
- 移动应用架构师 与 嵌入式系统开发
- 网络安全工程师 及 数据分析师部分学生进入 中科院自动化所 等科研机构深造,或依托 大数据智能诊疗产业学院 等技术转化平台创业。第三方调研显示,该专业 就业满意度达4.3分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 工程实践能力 认可度突出。
五、科研服务与区域贡献
教师团队深度参与 山西省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研发成果如 隧道消防管道防漏监测系统 、 口腔正畸AI系统 已在省内推广应用。与吕梁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开展的 多模态信号处理 研究,助力地方产业智能化升级,年均横向课题经费超 500万元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