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立足边疆教育特色,通过"重实践、强技能"的培养理念,构建起"学科融合+专项强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专业,其2025年计划招生72人,涵盖篮球、足球(十一人制)、羽毛球等6大专项,形成覆盖西北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地。该专业注重将教育学学士学位与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认证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特色实践活动,培养能在体校、中小学、体育俱乐部等场景开展教学训练的专业人才。
在专业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心理学》,强化学生对人体机能和运动原理的系统认知
- 专项技能模块设置篮球、跆拳道等项目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主修项目中达到竞技水平标准
- 特色拓展课程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板鞋竞速、押加等民族文化元素。教学过程中采用"以赛代练"模式,依托校内11支专业运动队组织常态化训练,近三年在全国赛事中获得69枚金牌。
招生选拔机制体现严格的专业标准:
- 报考需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审批日期须在2015年1月至2025年3月间
- 采用"文化考试×30% + 专项成绩×70%"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文化课控制线不低于180分
- 对一级运动员实行降30分录取政策,运动健将可降50分。专项考试涵盖技术评定和实战对抗,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制定评分标准。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四维培养空间":
• 校内建有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及5个标准田径场,配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
• 与兵团中小学建立32个实践基地,开展运动损伤康复、赛事策划等实习项目
• 定期举办阳光体育挑战赛,设置平板支撑、飞盘等28个项目,参与者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 引入"教练员双导师制",聘请佟志刚等全国冠军担任专项指导。近三年毕业生中,70%扎根新疆基层体育岗位,15%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等深造。
在职业发展通道方面,该专业形成三大方向:
- 教育领域:58%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部分考取体育教师资格证后参与兵团"校园足球推进计划"
- 竞技体育:培养出世界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铜牌获得者等优秀运动员,建立校队人才输送机制
- 产业运营:约12%毕业生创办体育培训机构,依托"丝绸之路体育文化"开发马术研学等特色项目。数据显示,近三年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