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的重要组成,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该专业自2014年设立以来,累计培养239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78人,形成了涵盖本科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的完整体系。依托计算机与通信实验教学中心和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专业聚焦智慧民航、农业物联网等特色领域,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知识-能力-素养-个性"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数据结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等核心课程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同时开设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等特色课程强化行业适配性。教学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领衔,3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形成覆盖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方向的研究梯队。专业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

  1.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智能感知与数据处理项目
  2.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竞赛
  3. 校企联合的物联网+区块链应用开发

就业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既可投身智慧民航系统开发,也可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行业从事嵌入式技术工作。近年数据显示,专业对口率与薪酬水平位列全校前列,部分毕业生进入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专业提供与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培养通道,近五年考研率保持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院配备总值1300万元的实验设备,建成覆盖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等技术的开放实验室。通过山东省数字经济(航空智能信息)创新实验室等平台,学生可参与横向课题研究,近五年累计完成7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这种"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标准,例如在智慧农业方向,专业课程融入农业物联网工程体系设计,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购货商品折让的会计处理应如何区分不同场景?
下一篇: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的重要组成,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该专业自2014年设立以来,累计培养239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78人,形成了涵盖本科教育和硕士联合培养的完整体系。依托计算机与通信实验教学中心和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专业聚焦智慧民航、农业物联网等特色领域,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
 山东航空学院 评论  3周前

西安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西安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电子信息领域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覆盖系统集成、嵌入式开发和大数据应用的能力体系。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结合,课程设置紧贴行业前沿,并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场景。以下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特色及就业方向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分为普通班和国际化(ICC)班两类
 西安航空学院 评论  2周前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民航数字化转型需求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培养体系深度融合了民航行业特色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2023年新增的备案专业,该专业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学科交叉,构建了覆盖物联网全产业链的知识体系,为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培养具备系统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聚焦智慧机场建设和航空制造智能化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31个物联网工程专业之一,依托学校深厚的航空航天背景,构建了"物联感知-系统集成-智能应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2010年获批建设,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覆盖物联网全产业链的教学科研平台。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超40%,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在智能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显著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以培养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通过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多维度建设,形成了以智能物联技术为核心、注重行业适配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覆盖嵌入式开发、无线传感网络、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并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业物联网等产业需求深度结合。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 专业课程以系统能力培养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