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的重要组成,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该专业自2014年设立以来,累计培养239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78人,形成了涵盖本科教育和硕士联合培养的完整体系。依托计算机与通信实验教学中心和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专业聚焦智慧民航、农业物联网等特色领域,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知识-能力-素养-个性"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数据结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等核心课程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同时开设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等特色课程强化行业适配性。教学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领衔,3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形成覆盖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方向的研究梯队。专业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
-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智能感知与数据处理项目
-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竞赛
- 校企联合的物联网+区块链应用开发
就业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既可投身智慧民航系统开发,也可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行业从事嵌入式技术工作。近年数据显示,专业对口率与薪酬水平位列全校前列,部分毕业生进入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专业提供与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培养通道,近五年考研率保持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院配备总值1300万元的实验设备,建成覆盖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等技术的开放实验室。通过山东省数字经济(航空智能信息)创新实验室等平台,学生可参与横向课题研究,近五年累计完成7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这种"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标准,例如在智慧农业方向,专业课程融入农业物联网工程体系设计,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